作为机械工业的关键基础件,轴承的性能直接影响整机设备的质量和运行效率。2025年上半年,随着金融政策持续向制造业重点领域倾斜,轴承行业迎来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
在政策与资金的双重推动下,国内多家重点轴承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以洛轴集团为例,该企业在工行和国开行支持下,获得8亿元中长期贷款用于建设智能生产线。今年上半年,工行再次提供1.27亿元专项贷款,助力企业引进高精度加工设备,进一步提升产品稳定性与智能化水平。
这些资金的注入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也为行业整体升级提供了动力。随着风电、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下游产业对高精度轴承需求的增长,轴承制造企业正加快向精密化、轻量化、长寿命方向发展。
金融资源正精准投向关键制造环节。截至2025年6月末,工商银行科技类贷款余额接近6万亿元,农业银行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超过17%。这些数据反映出,银行体系正通过优化信贷结构,持续加大对高端制造的支持力度。
除了传统贷款方式,债券市场也为轴承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2025年5月,债券市场“科技板”启动,截至6月底已发行科技创新类债券约6000亿元。这一举措为科技型制造企业提供了低成本、长周期的资金来源,有助于推动企业加快研发和成果转化。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继续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流向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未来,金融支持将更加注重与产业发展的协同,进一步提升对设备更新、技术攻关和产业链协同的支持能力。
业内专家认为,金融政策的持续发力,不仅有助于轴承行业突破技术瓶颈,也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整体升级,为我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