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四五’发展看聊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专场,临清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四级调研员高士奎讲述临清轴承产业破局经验。
作为全国五大轴承产业集聚区之一,临清市轴承产业发展曾面临着技术人才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为破除困局,临清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全市轴承产业技术和人才需求,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助力轴承高质量发展。
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邀请齐鲁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专家实地到企业开展轴承产业链“诊链”服务,充分挖掘企业技术需求,将企业需求与高校创新资源进行精准匹配。先后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11次,组织企业赴洛阳、武汉、重庆等地,与河南科技大学、洛轴所、华中农业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进行对接交流。加强轴承科技大市场建设,积极搭建平台,及时发布技术需求,开展线下交流活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形成新质生产力。
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围绕轴承产业难点、堵点,整合各方资源,引导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为轴承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今年以来,共3家轴承企业获批市级以上项目,其中博特轴承“抗变形长寿命薄壁轴承研制与应用”获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博特轴承通过与齐鲁工业大学等高校长期合作,技术研发不断取得新突破,5项科技成果通过了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协会的科技成果评价,其中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盘活用好人才资源。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以产学研对接为媒介,依托“人才飞地”、科研项目和创新平台柔性引进产业创新人才。今年以来,柔性引进高校专家19人,为聊城市轴承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来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