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民间轴承研究所在南通诞生
发布时间:2012-08-21
发布人: 李祥
阅读量: 19375
评论数:
问题 |
有这样一个人,他叱咤轴承行业50余年!有这样一个人,他使我国轴承行业风云巨变!有这样一个人,他心怀良知决心为家乡人民尽微薄之力!他就是李国栋——中国化纤轴承第一人。 李国栋自15岁离开南通到南京求学至今。他投身于轴承事业,奔波于各地学习工作,迄今已有五十个春秋。他呕心沥血为中国轴承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自主研发 开辟国内轴承研究的新时代 1987年前,他一直在军工车间生产一线从事航空、航天军工轴承的研发生产。但在1987年的某一天,四川一用户的哭诉,使他萌发了研制开发替代进口轴承的念头。然而他一无资金、二无专业技术资料、三无设备、四无人员。在这样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他利用业余时间,和一民企老板合作。他通过零件外协分散加工,筹备了早期资金,开始了进口纺织机械和化纤设备专用轴承的研发。 最初,他第一个在国内为南通大生集团和第二纺织机械厂独立设计并成功研制出替代进口比加诺喷气织机的七种专用轴承。他一次申报,七个产品全部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自此他走上了产品设计、研发、销售的征程,从而创造了轴承行业的无数个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 自1987年纺织工业部和国家科委联合立项,让国内四家著名轴承企业,研制化纤设备专用轴承失败后。他于1993年,在国内第一个成功研制化纤高速纺卷绕头专用连轴轴承4282192,最早,不少化纤企业,根本不相信,中国能生产出化纤轴承。他用研究成果打破了国内的偏见,在大众怀疑的眼光中不仅取得了科研的成功,还顶着国内研制的轴承禁止在国外的设备上上机的“封杀局面”,亲自带上科技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对近100家化纤生产企业,逐一拜访,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了他们的信任。并经长沙锦纶厂装机试用,耐用时间长达两年七个月。该产品在1995年获经贸委颁发的《国家级新产品》证书,这是贵州省安顺市建市以来,第一个《国家级新产品》。 李国栋追求科研的脚步永不停歇,他刻苦专研、积极探索,于1996年,他在世界首次将尼龙保持架生产技术运用到化纤设备专用轴承上,这项科研成果比西方轴承企业足足早了三年多。他利用这一技术生产替代了进口的6204和6205轴承,该研究不仅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并再次荣获《国家级新产品》证书,其高得离谱的销售价格,(每套售价500元,几乎是普通轴承售价的100倍,比军工轴承都要高6倍)也创造了国产轴承的销售神话。这也为他历时多年主持贵州虹山轴承研究所新产品开发任务后掘到第一桶金。也使处于困境中的虹山广大职工看到了国企改革的希望。 勇于创新 打破国外化纤轴承垄断格局 1998年,从国外引进的火车黑匣子轴承,原始设计是角接触球轴承,因轴承润滑油飞溅,影响其信号的灵敏度。主装企业找到他,要求他帮助解决这一难题。他在接到任务后,大胆设计、勇于创新,提出角接触球轴承,增加双面密封圈。他在多数权威专家不认可的情况下,力排众议,坚持创新,结果创造出双面密封角接触球轴承的一个新系列。他用前瞻性的研究,打破了国内没有双面密封角接触球轴承这一说法,创造“中国第一”的同时,也走在了世界的前端。在多年后,日本进口轴承上才出现这种结构设计。 1999年,北京中丽制机研制国产高速纺卷绕头,其中关键连轴轴承长期来都被德国垄断控制,因而价格昂贵。德国在获悉中国人要做高速纺卷绕头后,更加严密封锁。无奈之下,中丽制机的领导,拿着国外的样品,找到李国栋,询问是否能照这种样品形式设计,制造出的连轴轴承还必须满足化纤高速纺卷绕头的装机要求。李国栋一听要他们研究所自行设计,喜出望外。在中国,轴承设计历来都是模仿,极少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他立志这次一定要把握机会拿出最好的产品,为民族争光。 他带领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迎难而上通过测绘,结合厂家要求,大胆创新设计,使用新材料、新方法。他仅用两个月就交付用户上机,该产品定名为“5524656K”,以表示与国外不同,并立即申报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2000年该产品再次荣获科技部《国家级新产品》证书。化纤高速纺卷绕头从此打破了德国人的垄断,而北京中丽公司有了这颗机械心脏,则如虎添翼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此,北京中丽公司从一个年销售几千万的小国企,成长为年销售额四十亿元的大型骨干国企,有力的推动了中国化纤工业的高速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化纤生产国,总产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二还多。其中饱含了李国栋的无数心血。 在连轴轴承系列产品成功研制之后,震动了国内外化纤界。国外化纤和轴承生产企业,多次慕名找到李国栋要求合作,外方愿意承担全部销售,条件是产品打国外品牌,李国栋当即予以拒绝。合作必须是平等的,贴牌坚决不做。外方许诺各种优厚条件,他均婉言谢绝。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国家的利益。他的研发的化纤专用轴承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像道拦河坝一般,挡住了国外的技术垄断。由于化纤设备专用轴承的高科技含量和苛刻的可靠性要求,也使他学习、吸收、消化了世界上许多最先进的轴承生产和检测技术,从而为国防军工服务作出了卓越贡献。 1999年,科技部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他按项目要求,夜以继日,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编制了《高速、精密、高可靠性轴承》项目可行性报告。他未花一分钱人情,直接寄到北京科技部,经过专家评审,该项目成为贵州省第一个获科技部批准扶持项目,政府无偿拨款70万元;次年,该项目又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和《贵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扶持项目,分别拨款15万元。 2000年,他利用国家拨款和企业利润一百余万元投入,添置了数十台高精度磨床和精密检测仪器,使虹山轴承研究所,销售收入实现了连续翻番,并成为安顺市的纳税大户。 在这么多年的科研经历中,李国栋始终抱着一个信念:研制的产品必须是国内从来没有生产过的,或虽有生产,但不能满足进口设备装机要求而不得不进口的轴承,李国栋的座右铭是“不与国内同行抢饭碗,要与国际名牌比高低”。 本着这一信念,在他的带领下,贵州虹山轴承研究所从1996年到2005年,十年间,在仅有12人专门从事研发、销售的情况下。从零起步,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资产总量达1000多万。该轴承研究所的产品,销遍了全中国,还实现了小批量出口。其中5524656K更实现了轴承单一产品销售额达342万元的最高记录。 永不停歇 打造我国首家民间轴承研究所 2003年,国企改制,贵州虹山轴承总公司被地方政府强制破产,虹山轴承研究所也被殃及,轴研所的数千万资产、现金、应收账款都被强制没收。 李国栋十年时间共研发各种新产品达240多种,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平均每个月有两种新产品问世。他的成就反倒引起了某些人的眼红、妒嫉和不满。于是在他年满60岁退休之际,领导权和工作权被剥夺。2005年,他不得不忍痛离开贵州,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寻找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新起点。 初到新昌,看到轴承生产企业普及却不精良的状况,他十分奇怪。他先后走访了十多个城市,考察了数十家轴承企业后,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最后赶往北京,向中国轴承协会求助。 在协会理事长张趫凡、杨乃燕理事长的举荐下,他来到常熟长城轴承公司,其实,常熟长城轴承公司已经通过了企业改制,并积极寻求产品结构调整,正缺乏高端轴承研发的领军人物,双方一拍即合,签署了5年聘用合同,李国栋将他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理论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负责精密轴承生产、设计、技术、检验的相关人员。仅用了三个月,第一批新产品就问世了。五年时间,又研发了一大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化纤轴承、连体轴承总成、热辊轴承、分丝辊轴承、摩擦辊轴承、罗拉轴承、精密机床主轴轴承、电主轴轴承及非标轴承,多达300余种,相当于每6天有一种新产品问世。 李国栋不仅凭着他精湛的技术,在产品设计和加工工艺上采取了许多特殊措施,保证了轴承在各种特殊条件下工作的高可靠性,还凭着他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发现安装工作中和配件不当引发的问题。 他用事实证明他研制的高速、超精密、高可靠性、长寿命轴承完全可以同进口轴承媲美,而其售价却只有进口同类产品销售价的1/2~1/3,极大降低了用户的维修成本。他用耐心、认真、专业的服务,把化纤轴承市场的大门逐步打开。 刚开始,人们还不熟悉他,为喊起来方便,也只有他是转销国产轴承的,送给他“李轴承”的雅号,随着他提供的新产品品种的不断增加和给化纤客户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他的知名度愈来愈高。他又得到了“中国化纤轴承第一人”这顶桂冠。这是人们对他的最佳褒奖。 25年来,他是中国第一个研制化纤设备专用轴承成功的人,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只要有新产品问世,化纤厂就敢试用的人,他研制的化纤设备专用轴承其品种之多,在国内无人可及,在世界上也屈指可数。“中国化纤轴承第一人”,他当之无愧。 尽管李国栋现今已70高龄,但他心系化纤轴承的未来,迫切希望他开创的高速、超精密、高可靠性、长寿命轴承生产技术后继有人,四处奔走、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但一个人的力量终是有限的,经他深思熟虑,决定创立中国人自己的轴承品牌。2010年,他向国家商标局提出正式申请,以个人名字(李国栋)、拼音(L G D)和头像做商标。2011年国家商标局正式授权批准,L G D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个人头像“轴承”商标。也是国产优质轴承的标志,带头像的P4、P2级轴承,立即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 2010年,同常熟长城轴承公司合同期满,他立即被金坛天驰轴承公司聘用为总工程师,另有其他轴承企业要求他担当技术顾问,他一人分身无术,迫切希望能组建一个团队,为更多企业服务。 中国的轴承工业起步较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不等于中国人就做不出好轴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急需的高精尖轴承,基本上均为国外品牌所掌控,化纤设备、纺织机械、精密机床、工程机械,医疗器械,商飞、核电、高铁、凡是高端的轴承,均不得不依赖进口解决。确实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轴承普通科技人员的遗憾。 尽管“十二五”发展规划对轴承行业提出明确目标,但在实施的同时还应注意集中体制、灵活机制、技术、信息的相互沟通,建立良性的循环竞争局面。杜绝重复投资、重复立项,节约资金、时间、精力,原料。在中央科技创新大会的胜利召开,给李国栋新的启发:“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桎梏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要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要以企业为主导深化产学研结合”“要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设计”“中国创造”。 2012年7月,用中国化纤轴承第一人“李国栋”名字命名的《江苏李国栋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正式在江苏南通经济开发区注册落户。这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民间轴承研究所”,或许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作为我国化纤轴承的第一人的李国栋,尽管现在已过古稀之年,但是他竭尽全力,期望为培育他的家乡人民做些贡献,并衷心希望,希望他的人生抱负,最终能在他的家乡南通开花结果。这是他一个把终身经历奉献于我国的轴承事业之后,对家乡人民的一点心愿。 而《江苏李国栋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创立,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党中央科技发展政策的具体落实。真正的企业研发中心,是企业创新能力不竭的源泉,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我们衷心祝福中国第一个民间轴承研究所能健康、茁壮、快速发展,早日结出丰硕果实。推动我国轴承行业逐渐迈向国际高顶尖领域,是李国栋一生都在努力的事情,我们期待着该所在轴承领域中的华美绽放!
回复 |
请先登录后再进行回复,前往登录
全部回复 共 14
回复者: 匿名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轴承专家。
时间:2012年8月21日 14:25
李老绝对是轴承界的泰斗,实用型专家,是那些只会写写论文做做理论的所谓专家不能比的。
时间:2012年8月22日 12:18
回复者: zhoujun
李老板,转战南通,不在金坛了?
时间:2012年8月22日 13:04
李老毕生的梦想,终于就要实现了。有了自己的平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度将大大加快,为中国轴承制造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时间:2012年8月22日 13:31
回复者: 匿名
是办公室,还是工厂?
时间:2012年8月27日 15:37
回复者: 匿名
是科研生产型公司
时间:2012年8月29日 00:38
回复者: 高振君
祝贺!关注
时间:2012年8月30日 09:08
回复者: zhoujun
老高,你这是微博用语,很新潮。
时间:2012年9月10日 11:34
回复者: 高振君
尽量跟上时代的脚步!哈哈哈
时间:2012年10月30日 13:27
回复者: zhoujun
您就在时代的脉搏上啊!
时间:2012年11月2日 09:12
业务联系/技术支持
公司名称:广东金蜘蛛电脑网络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38861363 38861343
电子邮箱:info@jzzbearing.com
微信咨询:
视频号:
抖音号:
姓名 :
手机号 :
留言内容 :
法律声明: 本网站中的厂商资料,供货、需求、合作、企业新闻等信息由本网站的注册会员发布,其合法性和真实性由各个发布信息的注册会员负责。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210752号丨备案号:粤ICP备09029740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1662号
技术支持:广东金蜘蛛电脑网络有限公司
Golden Spider Network Co., Ltd.